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

兒時記憶又回來了

夕陽餘暉為今日畫下美好的Ending
說到我們這一班,「資深國民」超過一半以上,卻創下好幾個史無前例的紀錄,走戶外、划龍舟、學PPGIS,樣樣難不倒他們...。


這一班,好學不倦的阿公阿嬤,還活到老學到老的到處參加不同的學習活動,無處不在的學習精神,讓年輕人也自嘆不如,充分展現了人生無處不學習,人生無時不成長的真諦,見證了人生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,更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歷程。

這一「資深國民」班,在中山區跟隨著老師戶外「散散步」、三腳渡「划龍舟」、教室內學「PPGIS」,多健康啊...。

8/11基隆河右岸「散散步」,沿著河岸自行車道走到三腳渡,雖意猶未盡但也體會不少在學習中成長的挑戰,也盡享了學習中進步的樂趣,在美麗的夕陽餘暉下,為此單元畫下完美的Ending。

三腳渡被稱為台北市「最後的碼頭」,小小的河港卻是基隆河船運興盛的最佳見證。三腳渡早年是社子(葫蘆堵)、劍潭、大龍峒三地對渡的碼頭,後因防洪工程而將基隆河改道,現今的基河路即為當時的舊河道,此外也填平社子島與大龍峒間的番仔溝,從此社子島與台北連結在一起,三腳渡擺渡的功能也喪失了。雖然擺渡功能消失了,但每年「親水藝術節」卻讓這裡聲名大噪。在三腳渡碼頭設有舢舨碼頭、龍舟看台、龍舟工坊、魚頭鐵橋…, 一走入三腳渡,就能感受到在地人情味&濃濃古早味,不像台北都會那麼現實那麼冷漠。三腳渡仍有不改樂天性格的「漁人」時常出入,他們很樂意為任何人訴說那一段段與生活奮戰的生命故事,聽著聽著有如走入長長時光隧道,兒時那人情熱絡的街坊記憶、民風純樸的印象頓時又回來了…。

有升降功能的『行動廟』

一旁的「天德宮」是可上下移動的『行動廟』,因為在行水區不能有建築物的法令規定,信徒們為了規避政府拆除及河水高漲的沖毀,設計了這座獨一無二有升降功能的『行動廟』。

基隆河右岸「散散步」,觸動了我潛藏在內心的情感,我不自覺發出小小的微笑,那是一種知足吧,我想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